高中物理题库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高中物理题库 > 物理题库 > 正文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
提示: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

截至2022年3月11日,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如下(标注上映年份): 第1届《翼》(1927) 第2届《百老汇旋律》(1929) 第3届《西线无战事》(1930) 第4届《壮志千秋》(1931) 第5届《大饭店》(1932) 第6届《乱世春秋》(1933) 第7届《一夜风流》(1934) 第8届《叛舰喋血记》(1935) 第9届《歌舞大王齐格飞》(1936) 第10届《左拉传》(1937) 第11届《浮生若梦》(1938) 第12届《乱世佳人》(1939) 第13届《蝴蝶梦》(1940) 第14届《青山翠谷》(1941) 第15届《忠勇之家》(1942) 第16届《卡萨布兰卡》(1942) 第17届《与我同行》(1944) 第18届《失去的周未》(1945) 第19届《黄金时代》(1946) 第20届《君子协定》(1947) 第21届《王子复仇记》(1948) 第22届《当代奸雄》(1949) 第23届《彗星美人》(1950) 第24届《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 第25届《戏王之王》(1952) 第26届《乱世忠魂》(1953) 第27届《码头风云》(1954) 第28届《君子好逑》(1955) 第29届《环游世界八十天》(1956) 第30届《桂河大桥》(1957) 第31届《金粉世界》(1958) 第32届《宾虚》(1959) 第33届《桃色公寓》(1960) 第34届《西区故事》(1961) 第35届《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 第36届《汤姆·琼斯》(1963) 第37届《窈窕淑女》(1964) 第38届《音乐之声》(1965) 第39届《日月精忠》(1966) 第40届《炎热的夜晚》(1967) 第41届《雾都孤儿》(1968) 第42届《午夜牛郎》(1969) 第43届《巴顿将军》(1970) 第44届《法国贩毒网》(1971) 第45届《教父》(1972) 第46届《骗中骗》(1973) 第47届《教父2》(1974) 第48届《飞越疯人院》(1975) 第49届《洛奇》(1976) 第50届《安妮·霍尔》(1977) 第51届《猎鹿人》(1978) 第52届《克莱默夫妇》(1979) 第53届《普通人》(1980) 第54届《烈火战车》(1981) 第55届《甘地传》(1982) 第56届《母女情深》(1983) 第57届《莫扎特传》(1984) 第58届《走出非洲》(1985) 第59届《野战排》(1986) 第60届《末代皇帝》(1987) 第61届《雨人》(1988) 第62届《为黛西小姐开车》(1989) 第63届《与 狼 共 舞》(1990) 第64届《沉 默 的 羔 羊》(1991) 第65届《不可饶恕》(1992) 第66届《辛德勒的名单》(1993) 第67届《阿甘正传》(1994) 第68届《勇敢的心》(1995) 第69届《英国病人》(1996) 第70届《泰坦尼克号》(1997) 第71届《莎翁情史》(1998) 第72届《美国丽人》(1999) 第73届《角斗士》(2000) 第74届《美丽心灵》(2001) 第75届《芝加哥》(2002) 第76届《指环王3:王者无敌》(2003) 第77届《百万美元宝贝》(2004) 第78届《撞车》(2005) 第79届《无间道风云》(2006) 第80届《老无所依》(2007) 第81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 第82届《拆弹部队》(2009) 第83届《国王的演讲》(2010) 第84届《艺术家》(2011) 第85届《逃离德黑兰》(2012) 第86届《为奴十二年》(2013) 第87届《鸟人》(2014) 第88届《聚焦》(2015) 第89届《月光男孩》(2016) 第90届《水形物语》(2017) 第91届《绿皮书》(2018) 第92届《寄生虫》(2019)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
提示: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

奥斯卡从1929年开始第一届颁奖,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过。凡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 截至2022年3月11日,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如下(标注上映年份): 第1届《翼》(1927) 第2届《百老汇旋律》(1929) 第3届《西线无战事》(1930) 第4届《壮志千秋》(1931) 第5届《大饭店》(1932) 第6届《乱世春秋》(1933) 第7届《一夜风流》(1934) 第8届《叛舰喋血记》(1935) 第9届《歌舞大王齐格飞》(1936) 第10届《左拉传》(1937) 第11届《浮生若梦》(1938) 第12届《乱世佳人》(1939) 第13届《蝴蝶梦》(1940) 第14届《青山翠谷》(1941) 第15届《忠勇之家》(1942) 第16届《卡萨布兰卡》(1942) 第17届《与我同行》(1944) 第18届《失去的周未》(1945) 第19届《黄金时代》(1946) 第20届《君子协定》(1947) 第21届《王子复仇记》(1948) 第22届《当代奸雄》(1949) 第23届《彗星美人》(1950) 第24届《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 第25届《戏王之王》(1952) 第26届《乱世忠魂》(1953) 第27届《码头风云》(1954) 第28届《君子好逑》(1955) 第29届《环游世界八十天》(1956) 第30届《桂河大桥》(1957) 第31届《金粉世界》(1958) 第32届《宾虚》(1959) 第33届《桃色公寓》(1960) 第34届《西区故事》(1961) 第35届《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 第36届《汤姆·琼斯》(1963) 第37届《窈窕淑女》(1964) 第38届《音乐之声》(1965) 第39届《日月精忠》(1966) 第40届《炎热的夜晚》(1967) 第41届《雾都孤儿》(1968) 第42届《午夜牛郎》(1969) 第43届《巴顿将军》(1970) 第44届《法国贩毒网》(1971) 第45届《教父》(1972) 第46届《骗中骗》(1973) 第47届《教父2》(1974) 第48届《飞越疯人院》(1975) 第49届《洛奇》(1976) 第50届《安妮·霍尔》(1977) 第51届《猎鹿人》(1978) 第52届《克莱默夫妇》(1979) 第53届《普通人》(1980) 第54届《烈火战车》(1981) 第55届《甘地传》(1982) 第56届《母女情深》(1983) 第57届《莫扎特传》(1984) 第58届《走出非洲》(1985) 第59届《野战排》(1986) 第60届《末代皇帝》(1987) 第61届《雨人》(1988) 第62届《为黛西小姐开车》(1989) 第63届《与 狼 共 舞》(1990) 第64届《沉 默 的 羔 羊》(1991) 第65届《不可饶恕》(1992) 第66届《辛德勒的名单》(1993) 第67届《阿甘正传》(1994) 第68届《勇敢的心》(1995) 第69届《英国病人》(1996) 第70届《泰坦尼克号》(1997) 第71届《莎翁情史》(1998) 第72届《美国丽人》(1999) 第73届《角斗士》(2000) 第74届《美丽心灵》(2001) 第75届《芝加哥》(2002) 第76届《指环王3:王者无敌》(2003) 第77届《百万美元宝贝》(2004) 第78届《撞车》(2005) 第79届《无间道风云》(2006) 第80届《老无所依》(2007) 第81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 第82届《拆弹部队》(2009) 第83届《国王的演讲》(2010) 第84届《艺术家》(2011) 第85届《逃离德黑兰》(2012) 第86届《为奴十二年》(2013) 第87届《鸟人》(2014) 第88届《聚焦》(2015) 第89届《月光男孩》(2016) 第90届《水形物语》(2017) 第91届《绿皮书》(2018) 第92届《寄生虫》(2019)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为什么奥斯卡奖叫奥斯卡
提示:

为什么奥斯卡奖叫奥斯卡

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 奥斯卡金像奖,正式名称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简称学院奖),世界著名电影奖项。 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27年5月4日,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的宴会上,由与会者提议发起,并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举行第一次授奖典礼。 当时参会的人约270人。 第一个奥斯卡金像奖颁发给了埃米尔·杰林斯(Emil Jannings),他获得了第一届奥斯卡最佳演员奖。 奥斯卡奖从颁发的最初开始,就受到了电影业及大众的高度关注,传媒也积极参加转播。 在第二届典礼上,洛杉矶电台进行了一小时的实时现场转播。 从此,每年的颁奖会都有媒体进行相应报道。 1929年五月十六日第一届奥斯卡奖举办一直到今天,奥斯卡奖就成为美国影艺学院的“主营业务”和该机构的代名词。

什么事奥斯卡
提示:

什么事奥斯卡

奥斯卡金像奖(Academy Award)就是学院奖,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颁发。 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的好莱坞举行。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它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27年5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盈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 奥斯卡 小金人
写为A.M.P.A.S.)它的宗旨是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学院决定对优秀电影工作者的突出成就给予表彰,创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1931年后“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现在其正式名称已鲜为人知。
“奥斯卡”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较为可信的是,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   还有,著名演员蓓蒂·台维丝申述,是她最早命名奥斯卡的。她说自己首次领金像奖时,无意中叫了声丈夫海蒙·奥斯卡·奈尔逊的名字“奥斯卡” ,被现场采访的记者听到,于是一下子传开来了。   此外,另有一种说法是:好莱坞专栏作家史柯尔斯基在第六届颁奖仪式结束的当晚用打字机写一篇报导时,竟忘了小金像(Statuette)的拼法,他突然想起自己过去看过的某歌舞剧里的一场戏。那是一群喜剧演员走到乐池跟前,打趣地对指挥说:“奥斯卡,要香烟么?”指挥伸出手欲取,哪知这些喜剧演员不给香烟而躲开了。这引起了哄堂大笑。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奖座象征着欲望,应该具有喜剧性色彩。于是他在报导中写道 :“ 凯瑟琳·赫本以《惊才绝艳》里艾娃一角赢得了奥斯卡。”   据各方面的分析来看,上述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因为蓓蒂·台维丝首次获最佳女主角奖是在一九三五年,而那时奥斯卡这一别名早已家喻户晓了。至于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奖座应具有喜剧性色彩,这样的看法未必为广大电影界人士所接受。